点击次数:374 更新时间:2021-06-15
上周末,黃女士帶著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小鵬來到門診,她對醫生說:“半年前,孩子說喜歡打球,於是給他報了羽毛球跟乒乓球興趣班,上了幾次課之後,我發現孩子發球時,使勁揮拍了,但總是錯過球。”
黃女士繼續說,一開始她並沒有放在心上,覺得可能是孩子的技法還比較生疏,因為小鵬也沒有表現出什麽明顯的異樣。
但慢慢地,黃女士看到小鵬寫作業看電視總是歪著頭,就開始覺得不太對勁。
剛好學校在上周安排了例行的眼健康檢查,體檢報告顯示小鵬兩眼視力相差0.4,建議她帶孩子到醫院的眼科就診。
聽完黃女士的述說,結合一系列的檢查結果和小鵬的日常表現,醫生確診其為屈光不等視性弱視。
這時候,黃女士就很疑惑:孩子的眼睛看起來正常,平時看黑板也能看得見,怎麽會發生弱視?
對此,醫生也表示,其實兒童弱視並不稀奇,它與斜視、近視並稱小兒三大常見眼病。
只是現在多數家長比較關註的問題是近視,但如果弱視治療不及時的話,對孩子視力的損傷遠遠要比近視嚴重得多。
弱視是怎麽回事?
兒童在成長過程中,大腦的視覺中樞沒有正常發育,在長期接受不到足夠刺激的情況下,大腦終放棄了該部分的視力功能,結果令視力較差,形成弱視。
像小鵬因兩眼的度數相差很大造成的弱視就叫屈光不等視性弱視。
此外,高度近視、遠視、散光等屈光不正問題;斜視;眼球屈光介質渾濁,如先天性白內障、角膜白斑等都可能引起弱視。
在治療弱視之前,需要做全面的眼科檢查,確診弱視的病因,才能做針對性的治療。
如果是屈光不正問題引起的弱視,可以配戴眼鏡矯正;
斜視或雙眼度數相差很大造成的弱視,則是戴鏡+遮蓋法治療,也就是將視力好的一只眼遮蓋,增加對弱視眼的使用;
剝奪性弱視就要先去除剝奪視覺的疾病,比如先天性白內障引起的弱視,就要考慮手術治療,摘除白內障,再做進一步的矯正。
孩子不配合,可以等長大再治療嗎?
弱視的治療現階段多采用遮蓋+配鏡的方法,小朋友容易產生抵觸心理,有些家長就想著能不能等大些、孩子更懂事了再進行矯正。
弱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是大腦發育的停滯,它比較危險的地方在於:
如果是在大腦視覺中樞發育期過後(約9-12 歲)才發現患有弱視,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機,視力改善與恢復的難度將大大增加。
若是早期不進行治療,不僅是視力下降,弱視帶來的還有對視功能的損害,視力較差的眼睛在對比敏感度、視覺噪聲、運動知覺、空間定位能力、輪廓整合、估數和註意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缺損。
具體地說:
❶ 會影響孩子的閱讀速度,讀書出現跳字、寫作業錯行等;
❷ 影響立體視覺功能,看不出3D效果,限製到未來一些職業的選擇;
❸ 手眼協同存在問題,就像判斷球體的運動與位置變化會比較困難。
所以,孩子出現弱視時,要到醫院尋求眼科醫生的幫助,進行科學的治療。